瓶瓶罐罐里的大世界

文章來源:衢州日報 作者:方俊 徐莉 點擊數:2735 更新時間:2023-02-10

因為新冠疫情,有一群人,從幕后走進了公眾視野。雖說相較于醫(yī)院感染科的同事,他們不用跟陽性病患面對面接觸,也不像核酸檢測點的“大白”那般,風里來雨里去,但他們卻在實驗室里爭分奪秒,與時間賽跑,用專業(yè)和敬業(yè)出具一份份準確、權威的核酸檢測報告,扎實走好“快檢測、快流調、快編組、快轉運、快隔離”防控措施的第一步。

但在歲月的時光里,新冠病毒檢測只是檢驗人員日常工作的一段插曲,他們堅守在檢驗一線,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,努力架起臨床與正確診斷、治療及預防疾病之間的橋梁,兢兢業(yè)業(yè)扮演著“守門人”的角色。

衢州市人民醫(yī)院(溫州醫(yī)科大學附屬衢州醫(yī)院)檢驗科副主任、主任技師陸軍正是其中一員。2月3日,陸軍和記者聊起檢驗人鮮為人知的幕后故事。


25年天天瓶罐在手

“今年的節(jié)日好像都是在遺忘中度過,這個平安夜都快過完了才想起來……”2022年12月24日23時59分,陸軍在朋友圈更新了一條新動態(tài),她希望,“愛我的和我愛的親們平平安安,萬事順遂?!?

對忙碌的陸軍來說,遺忘這個詞,恰是自己從業(yè)25年來最真實的寫照。

1993年夏天,18歲的陸軍面臨著高考志愿填報。其實,她想當老師,但媽媽卻希望女兒能成為一名醫(yī)生?!鞍滓绿焓?、懸壺濟世,多有成就感啊?!痹卺t(yī)院工作的姨夫的建議下,陸軍最終報考了青島大學醫(yī)學院醫(yī)學檢驗專業(yè)。

1998年畢業(yè)后,陸軍進入衢州市人民醫(yī)院(溫州醫(yī)科大學附屬衢州醫(yī)院)檢驗科。

如果用幾個字來形容自己的工作,陸軍笑言,“天天瓶罐在手”?!拔覀兊臋z測對象是各種取自人體的樣本,它們盛放在各種規(guī)定的容器中送檢。只要上班,我們就要搗騰各種瓶罐試管。雖然不用面對活生生的人,但卻是面對他們體內的血液、排泄物、分泌物,甚至嘔吐物。很多時候,這些樣本里可能會存在各類病毒和細菌,簡直是在刀刃上行走?!眲倕⒓庸ぷ鞯念^兩年,對有異味的排泄物進行檢驗,陸軍和新來的同事還會覺得惡心,但時間一長,大伙已經非常淡定,可以麻利地僅通過糞便標本判斷患者有沒有蛔蟲寄生,消化道有沒有出血,或者有沒有某種微生物在腸胃里“大鬧天宮”等。

比起其他科室的喧囂,檢驗科顯得相對安靜,除了24小時對外窗口人來人往,實驗室內,更多的是儀器設備發(fā)出的聲響和敲擊電腦鍵盤的聲音,就像工廠的流水作業(yè),但不同的是,檢驗人員按照“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(huán)”各項標準操作規(guī)程的嚴苛要求,一絲不茍,最終為標本出具權威報告。這樣的工作環(huán)境,陸軍已經非常習慣和適應,25年來,她不是對著電腦,就是操作著一臺又一臺精密儀器。通過精湛的技術和精準的分析,最終為標本出具精確的數據,以便臨床醫(yī)生科學、客觀地為患者“對癥下藥”。

雖然不用直接面對患者,但檢驗科醫(yī)護人員的工作強度并不亞于臨床?!肮ぷ鬟@些年,我最怕逢年過節(jié),別人一家人團圓,我可能正在實驗室埋頭苦干,或者正在趕去實驗室的路上?!标戃娬f,檢驗科是醫(yī)院24小時開放的科室之一,醫(yī)護人員需要“三班倒”,還沒有固定節(jié)假日,尤其是遇到呼吸道疾病高發(fā)、急診頻繁的春節(jié)——這個中國人最為重視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除夕夜上班的日子也不是一次兩次了?!拔覂鹤有r候特別不理解我,那些年不止一次問我,媽媽你怎么都沒有節(jié)假日和周末的,你又不給人開刀,也不在急診科上班,事情怎么那么多。”說到這,陸軍有些感慨:“在醫(yī)院上班,最對不起的就是家人?!?

從業(yè)多年,陸軍也見證了衢州檢驗醫(yī)學的發(fā)展和蝶變?!坝浀梦覄偣ぷ鞯臅r候,實驗室里以手工操作為主,玻璃的試驗器皿隨處可見,我經常會產生正在上化學課的錯覺,但是現(xiàn)在全部都是高端儀器設備,比如我們科室目前引進的是全球最高端的雅培生化免疫流水線;早些年,我們沒什么細分,這邊剛做完血常規(guī),那邊要查肝功能,但現(xiàn)在,我們科室分了血液、體液、生化、免疫、骨髓、微生物和分子等多個亞專業(yè)組,小伙伴們各司其職,有條不紊處理手頭工作。我們的整個學科在這些年里也得到了長足發(fā)展,今年我們剛剛通過第一批衢州市省市共建醫(yī)學重點學科驗收?!?


三年新冠,那些刻骨銘心的片段

三年新冠,對于像陸軍這樣的檢驗人來說,值得銘記?!安还苁邱Y援其他城市還是應對本土病例,很多人累癱在凌晨,也曾偷偷掉過眼淚,但只要一聲召喚,又二話不說繼續(xù)沖在前面?!?

很多片段,深深印在陸軍的腦海里:在PCR實驗室,同事們身穿厚厚的防護服,戴上手套、口罩、護目鏡、防護面罩,在密封的PCR實驗室內一待就是好幾個小時,憋尿、忍渴、扛餓等是常有的事情,大家互相打趣稱之為“忍者”。盡管實驗室內有空調,但很多同事被防護服捂出汗來。

2022年3月,衢州本土疫情發(fā)生,陸軍和同事第一時間趕到開化,連夜完成全市首個移動方艙檢測實驗室基地的建設,在開化的一周時間內,共計檢驗核酸樣本達13477份,開化疫情稍稍緩和后又馬不停蹄地趕赴衢江廿里,這期間,自己作為總調度,負責優(yōu)化人員編組、制定崗位職責、完善檢測流程等工作,前后二十多天時間,接電話接到手軟;無數個深夜,為了和病毒搶時間,盡快遏制病毒蔓延勢頭,檢驗人員堅守在實驗室,經過掃描錄入、加樣、提取、擴增等多道程序,用最快的速度出具檢測結果。

“都說你們是跟病毒離得最近的人,會感到緊張和害怕嗎?”記者問道。陸軍微微一笑,“害怕是人之常情,但只要走進實驗室,整個人會不自覺地圍著工作轉,根本就顧不上考慮其他的事情?!?

日光燈和紫外燈交替亮滅,生物安全柜常年轟響,傳遞窗無數次開合,默默見證了檢驗人日日夜夜的忙碌……作為其中一員,陸軍既驕傲又感慨。

“眼下,疫情形勢趨于平穩(wěn),我們檢驗科也恢復了原來的工作節(jié)奏。堅持以解決病人問題為導向,完成精準、快速的報告是我們的日常工作。除此以外,投入精力進行學科建設,以更強的能力為衢州人民服務,也是我們檢驗科正在奮斗的目標。其實我蠻感慨的,正應了那句話,‘時間向前、我們向上’,我們一直在路上。”陸軍說。